|
|
|
新闻中心 |
|
生态种养+品牌营销!秀洲农民稻花香里话丰收 |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3] 已浏览 333 次 |
金秋九月,甲鱼肥美稻花香。这样的风景,不在别处,就在家门口。
走进秀洲区新塍镇秀新生态农场,49岁的农场主凌建新正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与一般的稻田不同,这里的晚稻田四周都是水塘,田里的水也要高出不少。
有着20多年甲鱼养殖经验的凌建新,2016年开始试水稻鳖混养。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生态环保,而且丰产丰收,很快就让凌建新尝到了甜头。
“养在甲鱼塘的甲鱼是吃饲料的,养着田里后就主要吃稻田里的虫,排泄物还能作为稻子的肥料。”望着380亩丰收在即的农场,凌建新乐呵地说,现在,他的稻田里既不用施肥也不用除虫,甲鱼价格一年比一年卖得高。
一田双收,粮渔双赢。凌建新算了一笔账:基地每亩稻田投放甲鱼400只,年底即可上市(约200公斤),出塘价平均100元/公斤,每亩甲鱼产值就有2万元,扣除甲鱼苗、饲料、防护网等成本1万元,每亩甲鱼净利润1万元。“再加上这是绿色有机标准生产的水稻,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下的产量更高、效益更好。”凌建新说。
类似种养结合的模式,吸引了秀洲不少农户的注意。今年,凌建新牵头成立了秀洲区种养产业协会,主动带头,免费传授经验,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到今年年底,该协会的辐射效应预计将达到3000亩以上。
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长期处于水淹状态,水稻种植成本相当高,有很多稻田基本成为荒地,如何变“水患”为“水利”?一直是秀洲农民的迫切需求。近年来,秀洲不断加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把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重点开展“藕+鱼”、“稻+鱼”、“菱+鱼”以及“鱼+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累计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超1万亩。
此外,围绕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秀洲还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培育规模主体、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全面打造精品农业,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涌现了一大批通过品牌致富的农业主体。
今年8月,秀洲区发布“绿秀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大力发挥品牌和标准化在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附加值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全区农产品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品牌营销让农民真真切切地尝到了甜头。嘉兴市韩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绿秀洲”品牌葡萄的首批生产基地,今年主打产品为“醉金香”和“阳光玫瑰”。“相比以前,现在每箱葡萄能多卖10到30元,最贵的品种能卖到100多元一公斤,销量还很好。”公司主管孙海燕告诉记者。
目前,“绿秀洲”品牌授权的秀洲区佑农农产品有限公司已成功将3万多箱“绿秀洲”葡萄远销北京、上海、沈阳、深圳等大城市。今年,秀洲区还将结合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农业强镇等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一个区域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系列标准体系、多个产品系列和多种推广销售渠道”的思路,加速形成“绿秀洲”品牌集群。出处: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艺萌 通讯员 黄健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