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养殖棚 禁止新增长
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引导龟鳖养殖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底,湖州市全面启动温室龟鳖养殖清零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全面拆除商品温室龟鳖养殖大棚,禁止温室龟鳖养殖新增长,推广龟鳖生态化养殖模式。
湖州市一直是全省龟鳖养殖大市,虽然龟鳖产业给农民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但传统的温室养殖会产生大量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随着“五水共治”深入推进,龟鳖养殖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今年初,各县区对辖区内的温室龟鳖养殖场开展了新一轮调查核实,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温室龟鳖养殖清零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到今年底全市计划共拆除温室商品龟鳖养殖大棚148万平方米。其中,南浔区今年拆除面积不低于70万平方米,其余县区实现温室龟鳖养殖大棚清零目标。截至10月20日,全市已累计拆除养殖大棚161.4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08.47%。其中,吴兴、德清、长兴均提前实现温室龟鳖养殖大棚清零目标。
在集中力量拆除温室龟鳖养殖大棚的同时,湖州市杜绝新的温室龟鳖大棚建设,确保零增长。各县区与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帮扶和转产引导力度,复垦后有条件开展土地规模流转的,由所在行政村帮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有条件的养殖户转移就业。同时,坚持严管、严整、严治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规定。加大巡查力度,通过群众举报等方式,坚决制止违法新建。
昔日温室龟鳖棚 变身绿色生态田
近日,当记者来到吴兴区东林镇东升村, 130多亩的茭白种植区喜迎丰收,成片的茭白已经长成2米多高,村民们正忙着收割。同时,茭白地里生态养殖的泥鳅也进入了收获期,农户们收割茭白、捕捞泥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这片茭白田的主人叫倪国芳,去年底在拆除了自家的两个龟鳖棚后,他承包了130多亩田地,从事茭白套养泥鳅的生态养殖。“本以为拆了龟鳖棚后就没办法生活了,但是现在可不一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自觉转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养殖户进行扶持补助。现如今,依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倪国芳笑着说。
据介绍,东林镇原是远近闻名的温室龟鳖养殖地,全镇原有2600多个温室龟鳖养殖大棚,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龟鳖,养殖产生的废气、废水对原本美丽的乡村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几年前,倪国芳和乡亲们一样养起了温室龟鳖,试养过不少龟鳖品种,然而并没有给他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龟鳖,到后来利润越来越薄,行情也不好,价格就卖不上去,有些年甚至还会亏本。”倪国芳告诉记者,“养殖时,傍晚烟囱里放出来的烟味道是很呛人,对人的身体也不好。如今,龟鳖棚拆除了,环境变好了,生活就舒服点,转产之后心里也放松多了。”
说起茭白套养泥鳅的生态养殖,倪国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茭白田套养泥鳅不但成本低、效益高,而且泥鳅可松土,提高茭白根系吸收能力,泥鳅的排泄物还可培肥土壤,促使提高茭白的产量。另外,茭白田由于行距较宽、水位较深,高温季节茭叶还可为泥鳅提供遮阳条件,促进泥鳅生长,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同时,泥鳅能吃掉田里的杂草和小虫,茭白几乎不用除草不喷施农药,茭白和泥鳅都成绿色食品,受到市场的青睐。说到这里,老倪还给记者算起了一笔账,自己承包的130多亩茭白田,每亩收茭白1500多公斤,捕获泥鳅50多公斤,除去成本和人工费用,一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据悉,从2014年起东林镇启动了温室龟鳖养殖产业整治,引导养殖户全部转型升级,引入茭白等生态种植业,目前该镇温室龟鳖大棚的拆除整治全部完成。整治后的农田开启了生态种植,茭白地里养泥鳅。目前每亩能收1500多公斤茭白和50多公斤泥鳅,成就了美丽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走生态化养殖道路 温室养殖模式成历史
当记者来到德清县龙胜村的隆升龟鳖生态园时,规范整洁的生态龟鳖养殖场让人眼前一亮。走进生态园,生产建设用房窗明几净,标准化的露天池塘整齐划一,塘与塘之间的道路笔直宽阔,晚上还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照明。“我们用了3年来打造这个生态园。”隆升龟鳖生态园负责人施建建告诉记者,在该县温室龟鳖大棚全部拆除后,龟鳖养殖业面临转型升级,养殖场决定露天生态养殖以中华草龟、巴西龟为主的各种龟鳖。“从龟苗开始,让它在露天繁育池自然过冬。”施建建介绍道,头一年7至8月养殖龟苗, 10月底它就不思饮食开始进入冬眠。这时小龟的重量约为50克。次年4月份,冬眠结束,小龟们开始吃食,到6月份时已有100克至150克的分量。 7月底开始,这批小龟就从繁育池取出被放养至外塘,至10月中旬时,基本能长到三四百克,并让它自然露天冬眠。再到下一年4月底苏醒后吃食, 10中旬就可以上市了。一般两年半的成年龟平均每只母龟能长到500克。
据介绍,生态园总投入了309万元,建设四大功能区,包括一个尾水处理系统。整个尾水处理区分成沉淀池、过滤坝和植物净化池三部分,沉淀池用来截留尾水中的粪便、饲料渣等杂质,经过24小时沉淀后初步处理,然后流经过滤坝,再流入植物净化池,通过水中植物来净化水体,经过几道工序,池里的尾水基本清洁,实现废水零污染、零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去年一年,生态园共处理养殖废水达7万吨,实现龟鳖总产量50吨,总产值360万元,净收入72万元。
除了德清的隆升龟鳖生态园,南浔泰宇生态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了生态龟鳖养殖新模式,公司负责人费小芳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在南浔镇适溪村的300多亩稻田里养殖生态鳖近10万只,这些甲鱼与水稻一起生长,不用喂饲料,吃的是水稻田里的害虫,由于是仿生态养殖的,每公斤卖到200元,而温室养殖的每公斤只能卖到 20多元。采用稻鳖共生模式种植的稻谷,因为不施化 肥 、不打农药,深受消费者欢迎,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尝到生态养殖甜头的费小芳表示,今年他们将在水稻田里投放更多批的鳖苗。
现如今,像隆升龟鳖生态园、泰宇生态等生态化龟鳖养殖场在我市越来越多。近年来,在拆除温室养殖棚同时,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加快转变龟鳖养殖方式,推广龟鳖生态化养殖模式,按照环境承载量有序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依据“生态化、标准化”的理念,鼓励养殖户采用“温室育种+外塘仿生态”两段式或全程外塘生态龟鳖养殖模式,推进养殖方式转型升级。严禁温室育种大棚养殖废水直排,根据地域条件分阶段采取生态植物净化或纳管集中等方法处理废水,达到环保标准。培育标准化龟鳖养殖示范场、生态化养殖示范乡(镇),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生态化、标准化建设,每个县区至少培育1个生态化养殖示范乡(镇)和2个标准化龟鳖养殖示范场。
同时,当地政府千方百计帮助和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对养殖棚复垦后有条件开展土地规模流转,由所在行政村帮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很多养殖户已转产养殖特种水产,或者种植茭白、莲藕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