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主席、李可心副站长参观365小棚虾基地
协同配套资源 完成集约化发展
在李站长看来,养鱼、发电都需要空间,以前往往只是兼顾一方,造成了资源的闲置,而“渔光一体”将二者有效结合,既利用了池塘,实现水产品的稳定生产,同时利用上部空间,开发光热资源,用于发电,实现了一地多收。李站长谈到:“中国是农业资源强约束型国家,必须依靠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渔光一体’对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走集约化之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符合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养殖业发展角度来看,“渔光一体”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此外,“渔光一体”还促进了相关自动化装备的研发。李站长表示,“渔光一体”开创了“光伏养殖”的新模式,光伏发电是前沿领域,与之相配套的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养殖装备,目前急需开发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与这种养殖模式相配套。
目前,“渔光一体”还处于集成示范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如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遮光条件下,自然养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的研究,包括藻相,光合作用、微生物系统等;在重要技术问题方面,适宜养殖的品种、以及多品种混养的技术集成和示范,与之配套的养殖装备的研发和示范等。
李站长谈到,“这对于推进现代渔业装备的建设十分重要,这些技术集成不仅可以在光伏条件下应用,还可以应用在非光伏养殖领域,有广泛的使用价值,这将对水产养殖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对于农户而言,“渔光一体”可以促进产业增效、渔民增收,有发电收入、养殖收入、塘租收入,在未来,光伏和养殖还能与休闲渔业相结合,产生服务业收入。
打造三个支撑 实现行业融合
谈及“渔光一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李站长认为“渔光一体”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三个支撑。首先是标准化的问题,“渔光一体”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撑,除了光伏的标准化,还需要养殖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其次,“渔光一体”要有规模化的支撑,发电和养殖只有形成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渔光一体”要建立在适度的规模养殖之上,“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规模效率难以体现;此外,还需要有自动化装备的支撑,研发新的养殖装备和技术
新能源代表着绿色转型之未来,农业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的不断降低,效率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必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从养殖业上看,养殖业的节能减排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循环农业、节能减排都已经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而“渔光一体”正是将新能源行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结合,不仅是交叉产业,未来还会衍生出生产的新模式,实现三个产业融合发展。‘渔光一体’的未来也将越来越好。”李站长对“渔光一体”给予了极高的期待。出处: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