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海宁市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鱼类产业提升项目已全部收官,意在通过项目支撑和上级财政扶持,积极响应市“五水共治”行动号召,新建养殖用水和尾水处理设施,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实现养殖场尾水无害化处理,有效推进现代渔业生态化改造提升,强化区域内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功能。
项目完成至今,市水产站首先对项目实施单位——海宁市翠园水产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养殖场进行了水质抽样,抽样段主要选取了高标准养殖池塘2个、生态河道两段以及新品种引进三角蚌养殖进净化水质的尾水处理池2只,并委托海宁市新世纪水务检定检测有限公司对水质样品进行了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检测,主要测试指标为水体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磷含量。
从数据分析结果得知,高标准养殖池塘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磷含量明显高于生态河道和尾水处理池含量,水质逐级得到净化,其中养殖池塘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磷削减率分别为51.2%、8%、42.1%,通过处理的水体三者含量分别达到二类水、四类水以及三类水标准,通过项目实施,生态化改造提升成效初显。
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利用池塘肥水种菱,再用净化后的清水养鳖,真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新建的440米生态河道以及配套的尾水净化设施,和池塘鱼菜共生一样,通过在生态河道中种上南湖菱,养殖三角蚌,水体中氮、磷等天然肥料被充分吸收净化,养殖水体由“肥”变“清”,真正实现了生态化循环利用养殖新模式。
下一步,我市水产站将对其余三家项目实施单位分别进行水质抽样分析,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养殖尾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养殖新模式,不断推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来源:海宁市水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