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当中,有新闻报道说,中国游客在日本不惜花费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对于5公斤日本大米是否真的价值1500元我们还难以证实,但是日本大米受到国人的欢迎也的确是事实。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注。大米是中国人的主粮,几乎每天都要吃,为什么要到国外花高价买大米?我们自己能不能逐步普及质量更好、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在今年的一号文件当中提到,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正是说的这个问题。今天《两会看三农》,请听报道:调整结构,让中国农产品也高档起来。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迎来了11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零7百万吨,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产量约为466公斤,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吃饱之后,下一步的需求必然是吃好。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天价大米的新闻虽然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需求。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一直关注农业产业调整问题。他认为,国外的优质农产品会越来越多的进入我国市场,这满足了我国高端消费的需求,同时也对我们现有的农业结构提出了挑战。
吴沛良:“现在不是在炒日本的品种吗,我国很多农产品从国外进口的越来越多,典型的是大豆、棉花,特别是一些国家建立了自贸区以后,把他的奶粉啊、水果啊、牛羊肉啊,将来进口肯定是越来越多。进口越来越多也不是坏事,确实弥补了我国国内高端消费、包括我国自己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是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了新的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一个巨大的惯性,重产量轻质量。对于曾经遭受过饥荒的大国来说,粮食产量无论如何都要保障,这是国家根本,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在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改变,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营养和吃得健康,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单纯追求产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需求。所以,一些没有特色、低档次的农产品面临卖难,反而国外高档农产品即使价格高,却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全国人大代表吴沛良认为,必须要顺应这个市场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吴沛良:“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调整、不得不调的阶段。大背景,一个,我们农产品、农业的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将来的进口肯定是越来越多。第二个,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国内的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农产品的效益明显减少、利润空间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出现卖难的问题,一些企业倒奶的问题、棉花的问题,必须要调整结构。”
农业结构怎么调?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二是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三是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这几点一方面强调农产品的肉类转化,另一方面强调“特色”与“提质增效”,让我们的农产品也高档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认为,做到这些,我们的农产品也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吴沛良:“坚持比较优势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说明都搞,我们必须要扶持培育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因为我们更希望跟国际接轨,如果我们的农产品都参与不到国际市场的竞争,那我们的农业现代化是低水平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人家没有的、或者人家生产成本很高的,我这种特色农产品是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是要保的,而且还要争取打出去。”
很多代表委员都认为,农业本质上还是产业,即然是产业就应该按照产业规律办事,也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这样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农业也是国家根本,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特别是在农业结构调整转型阶段,还需要国家给与扶持和帮助,共同帮助农业发展上去这个台阶。对此,人大代表吴沛良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吴沛良:“深化改革,改革是根本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农业这块很多要改,土地制度的改革、金融制度的改革、适度规模经营、包括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第二个是政策。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三个,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这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个就是市场,加强市场的调控和市场的开拓,开拓国际市场。内部来说,我们加强市场调控,保护农民的利益。”
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天价大米一条新闻激起千层浪,从这条新闻当中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只要适应市场,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农业、农产品同样也能高大上,农业同样大有可为。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