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稻田养鸭、养鱼和养蛙之后,近日,临安市太阳镇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又爬出了鳖,最大的那只达到三斤三两,让抓到这只“冠军鳖”的上海客人乐得合不拢嘴。
“稻田养鳖的好处是提升了水稻品质和产量,还能卖鳖创收。今年我们在12亩稻田中试养鳖,效益明显,看来明年要多养一些。”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梅芳对这个收益比较满意。
现在,陈梅芳一块已收割的稻田里还养着300多只鳖。“稻还没收的时候,鳖在田里活动空间小,养不大。我想试试看在冬闲田里继续养着,到明年再卖,效益会不会更好?”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临安市农业局专家的支持,该局种子管理站的袁德明认为,冬闲田里养鳖,效益肯定比种小麦和油菜要好,值得尝试。
同样是水稻和鳖,与陈梅芳稻田养鳖不同,鑫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升却是鳖池种稻,做法有点相似,内里乾坤不同。
“鳖塘富营养化以后,鳖的发病率就会提高。我有十个塘,近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两个塘的鳖发病。”余升为此发愁,去年6号塘发生腮腺炎,鳖的存活率像过山车一样,从98%刷地下降到10%。为此,专家建议他在鳖池里种上芦苇稻。
看中芦苇稻,主要在于它的治污能力。芦苇稻能吸收水里的富营养化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改良和净化了鳖池的底质和水质。除了芦苇稻,种茭白也有同样好处,经过余升的试验种植,“鳖池种稻”亩产芦苇稻321公斤,“鳖池种茭白”亩产茭白204公斤。
芦苇稻营养全面均衡,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和微量元素,市场平均售价可达每公斤36元。但是,芦苇稻的价值和茭白的产量,都不是余升考虑的重点,“我最看重的,是这种共养模式对鳖池可持续发展的好处”。“稻田养鳖”和“鳖池种稻”都是临安市农技推广基金会资助的项目,该基金会的翁东潮给这两种模式作了这样的结论:它们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有机统一,二是安全优质和高产高效的有机统一。出处:农村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