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到底谁才是正统?

2025-10-13 18:10:06

三国时期,到底谁才是正统?

总结来说,吴国的政权只是自我安慰而已,没有任何人认可。

因此,对正统问题的争论就聚焦在曹魏和蜀汉两国身上。

首先魏国

,曹操时代已经做到了魏王,到了曹丕时机已经成熟,

于公元

220

年,汉献帝禅位,自己称帝,标榜自己是合法的东汉继承人,接过了汉朝政权的接力棒。只不过是将东汉改成了“魏”。

认为曹魏是正统的人们主要的观点是,曹魏是从汉朝禅让而来的。曹丕的称帝是继承了汉献帝的帝位,是汉献帝心甘情愿禅让给自己的。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民心上,都是无可挑剔的。

曹丕所代表的魏国最具有合法的正统性,因为首先它的权力是真正的来源于汉献帝是一种禅让的权力过渡方式,得到了朝政上所有法律和正统性权威的认可,理论上来说它是一个拥有国家最高正统的法律效应。当年曹丕所率领的魏国,也确实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不仅将军队上交给了国家,而且也不断的与民休息还建立起了九品中正制。他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行政班子,而且有着正统的合法地位,只是当初逼迫汉献帝让位损耗了一定的名声基础。

其次蜀国,曹丕当皇帝的第二年,当时谣传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割据巴蜀的刘备就直接当作真的,迅速召集群臣为汉献帝服孝,追谥他为孝愍皇帝。而后,声称自己在“血统”上是根正苗红的汉朝皇族后裔,以复兴汉朝为目标建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而认为蜀汉政权是正统的人们,认为汉献帝只不过是曹魏手中的傀儡,他将政权禅让给曹丕完全是被迫的。在这种情况下,曹丕称帝是违背天下意愿的,是一种强取豪夺的行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他在汉献帝丢失政权后,在蜀中称帝,是汉朝的延续,这才是真正的正统所在。因此,有一部分人将刘备建立的蜀汉称为“季汉”,看成是汉朝正统的延续。

曹魏和蜀汉的正统之争,贯穿了三国历史的始终。曹魏和蜀汉都把对方视为“贼”,当成自己不共戴天的敌人。在曹操去世的时候,刘备想缓和与曹魏的关系,为伐吴做准备,派使者去吊唁。曹丕知道后,命令一旦刘备使者入境,就地杀死,彻底堵死了刘备的外交之路。

至于蜀汉政权也是如此。在刘备选择讨伐目标的时候,赵云就直接指出,国贼是曹丕。他认为讨伐曹丕要优先于伐吴。因为关羽和荆州的仇恨,远不及为君父报仇重要。尤其是在诸葛亮时期,他直接喊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对曹魏发动了持续不断的北伐。为了匡扶汉室,诸葛亮鞠躬尽瘁,病逝于北伐途中。

不过在正史上,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在东晋时期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到了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又以魏为正统,而后南宋朱熹又在《通鉴纲目》中将蜀汉作为正统。此后,以儒学大家朱熹的影响力,尊刘贬曹开始成为主流,也诞生了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三国演义》,有了先主刘备与曹公曹操忠与奸、仁与狠的鲜明对比的艺术形象......

其实无论魏是正统,还是蜀为正统,其实都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都要为当时的政权服务。抛开政治谈正统,抛开时代谈三国,真的一切都是耍流氓呀!

你觉得三国谁才是正统,欢迎留言交流。

#三国时期到底谁才是正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流光追月·网游特刊 All Rights Reserved.